打針後「無抗體」 于常海:極少數

09/06/2021

市民打了疫苗後,若接受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代表接種了兩針疫苗,或者曾受病毒染疫。不過,個別人士打針或染疫後,身體是不會產生抗體的。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教授表示,其實驗室約三十名打了針職員,早前檢驗自身的抗體水平,發現年輕員工的抗體水平不錯,但一名長期服藥員工的抗體水平相當低,接近「無抗體」。他指,業界正研究市民打針後,一旦感染病毒,記憶B細胞能否辨識並作出反應。于教授強調,「打針一定有用過唔打」,只有極少數人不產生抗體。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稱,現階段不能以抗體水平來決定保護性,細胞免疫也與保護有關,而人體打針後會否出現抗體,因人而異,視乎個人身體情況及暴露於病毒的程度及時長。除了特殊醫療需要,一般市民是不需檢驗抗體水平。

原文

喜报!!!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计量院科学研究院申报、北京大学教授、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席于常海教授参与完成的“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体系创建和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为应对核酸与蛋白质精准计量的国际性难题和我国在该领域的计量空白,该项目围绕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计量基标准研究和国家标准物质研制等开展科研攻关,建立了我国的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基标准体系。

112316062254 0微信图片 20211123155811

華為與海康生命科技合作 推動人工智能與生物醫療雙向賦能

Posted on December 17, 2022

jim

    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應用於生物醫療的情況日漸普及。香港華為雲(HUAWEI CLOUD)12月16日宣布,與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海康生命科技,HKLife)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將聯合開展科研創新,共同探索人工智慧與生物醫藥的雙向賦能,進一步加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合作備忘錄由華為香港雲業務拓展部總經理何燕女士及海康生命科技首席科學官詹江山博士於正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BIOHK2022香港國際生物科技展上簽署。


    根據備忘錄簽署內容,華為雲將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助力海康生命科技探索AI藥物及分子靶標庫研發的新模式、框架及標準,構建端到端的計算與AI藥物及分子靶標庫研發通道,打造分子醫學診斷及治療的行業標桿案例,進而推動新一代 EI-Health創新平台的應用。雙方致力探索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擴大科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華為將參與海康生命科技的創新研究計劃,在研發方面結合技術優勢和研發專長,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雙方亦將從資料庫、AI等方面,驅動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研發進程。


    華為表示,堅持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期望將最先進的技術賦能千行百業。面向未來,華為雲將持續踐行「一切皆服務」,攜手開發者和夥伴,共建數字生態,加速行業智慧化升級。

原文網址: 華為與海康生命科技合作 推動人工智能與生物醫療雙向賦能 | 香港01

全面通关后,梁振英率香港首个考察团访问内地

报道称,梁振英6日早同34个香港机构的代表,加上15名咨询委员会委员,从西九龙乘高铁前往广州南沙,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访问。梁振英表示,南沙是粤港合作三大重要平台之一,往来交通方便。

香港文汇网称,此次考察团团员包括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和香港29个工商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代表,共80人。当天,考察团乘坐G6582次高铁列车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55分钟后,列车抵达庆盛站。报道说,12306售票官网显示,该趟列车所有车票均已售完,表明香港到内地进行商务交流、个人旅行需求强劲。

据港媒报道,梁振英率领的考察团活动共两日,行程安排十分丰富。6日考察内容包括新鸿基庆盛综合体项目、港式医疗服务机构、港澳双创基地、港澳青年公寓等。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为给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提供更大便利,今天(2月6日)零时起,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

原文網址: 全面通关后,梁振英率香港首个考察团访问内地 | 今日头条

全面恢复通关,香港组80人大型考察团第一时间到访南沙

科创基地、港口建设、产业平台……全面恢复通关第一时间,一个包括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34个机构代表组成80人的香港考察团,开启了在南沙为期两天的考察。于常海是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会长,也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考察期间的一场穗港商协会协作交流活动,还促成了3组共8家商协会代表签约合作。

“多过来看看现场,

才能感受内地发展的速度”

2月6日,早上8点半,考察团从香港西九龙站乘坐G6582次高铁列车抵达庆盛高铁站。正式开启了这次考察之旅。

jim

考察的首站,是南沙庆盛枢纽综合体项目,这也是南沙自贸片区庆盛枢纽区块首个粤港合作项目,对标香港标准,建设枢纽站综合体,首期项目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主要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站台,便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与高铁站之间的接驳。紧接着新鸿基综合体的商业和写字楼部分也将逐渐建成。

“只有多过来看看现场,才能感受内地发展的速度。”

于常海感叹道,作为南沙的“老熟人”,于常海早在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筹建期间,就曾到南沙湾考察。

jim

这次是于常海今年第二次来到南沙。 “我们发现南沙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很多香港生物科技企业已经落地于此,《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优势,两地在生物科技上的合作可以更进一步。”

于常海希望未来能组织香港生物科技企业来南沙进一步调研,深化合作。

作为《南沙方案》确定的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庆盛枢纽区块依托港科大(广州)等重点机构,共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的科创模式。南沙产业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乐春表示,将集中资源全面加快三个先行启动区,其中谋划打造粤港科创合作先行示范区——庆盛区块突出“最香港”。期待尽快享受《南沙方案》政策红利

“全面通关,来到南沙不用再隔离,这点对两地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时隔4个月再次来到南沙考察的陈志育很兴奋。

陈志育是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从事养老行业20多年,他对大湾区养老行业情况颇为熟悉。他告诉记者,疫情之前经常在广东长期居住的香港老人大约有8.9万人,随着全面通关的恢复,以及南沙港式社区的打造,来到南沙创业生活的香港人将越来越多,将香港的养老行业模式带到南沙,未来将成为风口之一。

jim

陈志育表示,《南沙方案》中的很多内容都和养老服务行业有关。

“希望这波红利能够尽快惠及我们。”

在他看来,广州在养老条件上有着非常好的硬件优势,但是软件上仍有提升空间。

“这次我是带着任务而来,希望将香港高标准的养老模式带到南沙试点,未来在更大范围推广。”陈志育表示。

穗港医疗合作正在加速推进,为养老行业合作打下基础。考察点之一的港式金牌全科门诊部是南沙首个港资独资的医疗机构,在这里通过远程会诊服务,患者能够直接连线香港医生,开具港药,使用国际保险直付服务。

jim

《南沙方案》提出,将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医疗机构“白名单”制度,扩大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推动将“白名单”内的南沙医疗机构纳入香港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单位,并逐步将支付范围从门诊扩大到住院。

港式金牌全科门诊由香港联合医务集团承建,这家集团拥有全港最大的全科诊所网络,提供包括全科及各类专科在内的医疗服务。去年12月,共建南沙区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项目启动,标志着香港长者在南沙可通过远程连线使用“长者医疗券”,香港医疗模式加快落地南沙。

南沙规划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商协总部大厦”

带着任务而来的还有香港物流商会主席钟鸿兴。

“过去几年穗港两地的跨境物流受到很大影响,未来如何加强供应链韧性值得思考。”

钟鸿兴的任务在一场活动中有了新进展。2月6日,穗港两地商协会负责人和代表共120多人举办了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也是穗港商协会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首次协作交流活动。

jim

据钟鸿兴介绍,通过广州和香港物流协会的前期沟通,已发起成立穗港物流交流联盟,探讨新的供应链模式。

“以前很多南沙的货源都运往深圳跨境香港出口,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在南沙直接跨境香港,在大湾区共同拼船出海。”

活动中,商协会、企业分享了前期与南沙务实合作投资体会,围绕如何紧密两地商协会合作、加强业务对接交流进行深入探讨。活动期间还见证3组8家友好商协会代表签约合作。

创享湾、

港澳新青寓、

南沙港区、

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考察仍在继续,

更多的穗港合作正在酝酿。

jim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J6J2cImy9HlmKMpfZzxG3w)

编辑:cyjy部分

图片:资料图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工业,希望将最新科技和相关初创公司带来南沙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是《南沙方案》中的重点关注领域,并为此设立了相应的重点建设目标任务。截至2022年12月,凭借高质量推进实施,南沙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年(2020-2022年)的年均增速达47.5%。前不久召开的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对推进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南沙将接续完善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发挥门户枢纽和创新高地优势,打造产业集群。

落地政策彰显南沙强大磁场

“其实我在一月已经来过一次,这次乘坐高铁到南沙让我感到非常便利。”于常海表示,在香港有很多生物科技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长期受人才和场地问题困扰。

与此同时,生产制造也是香港在产业链建设中的痛点。“怎么去协同上中下游?到下游的制造端又该怎么做?”于常海坦言,许多前沿科研成果在香港的落地投产并不顺利,自己近年负责的生物雷达项目就是在南沙找到了厂家协助,并顺利实现转化。

据介绍,生命雷达(Bio-radar)项目是一项基因识别技术的应用技术,已历时7年研发。参考雷达在军事领域的功能,生命雷达旨在通过前端传感器硬件与集成系统中台的仪器组合,发现和排查微观世界中的病原体和致病因子,给予治疗方案指导并能量化分析治疗效果。

“我们与一家南沙企业共同合作开发了项目仪器,大概再经过两个月样机就能正式问世。”于常海感叹,南沙在硬件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具备突出优势,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城市,联通内地和海外的“超级联络人”角色定位凸显,这也是香港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真要做出一个仪器,将它生产出来,我相信我们要依靠大湾区这一整体,各自发挥优势实现‘强强联合’。”

广州市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此前在出席会议时介绍,南沙目前已落户超过300家生物医药企业,近年来,南沙规划已形成生物谷、健康谷、生物科技创新创业区等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将为企业落户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支撑。

与此同时,南沙通过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等措施,持续挖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于常海表示,南沙是一个很适合香港人打拼的平台,为香港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资科技企业来此落地提供了极大便利。“包括港人港税等在内的众多优惠政策,其规模和力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南沙吸引企业入驻的魄力让人钦佩。”

大湾区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拟在南沙设定主场

“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工业,它的产品是国际化的。”于常海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达了自己对生物科技产业的理解,他指出,应对将来可能还会出现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争取人类抗争的更优结果,我们需要着力支持生物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为人类在与微观世界病原体的斗争中提供侦测工具和手段。

在本次走访的过程中,于常海所在的考察团也走进了位于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作为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的教授,于常海惊叹于港科大在十数年间跻身世界百强高校的发展成绩,更让他感到触动的,是一所配置了世界级一流教学设施的校区在南沙实现的从无到有。

“这次在南沙看到这个校区,感觉是个很完美的地方。有世界100强的大学,有众多海归的高端人才,再加上民心中小学这一条龙的服务。”于常海说,南沙具备的种种可以说为香港来穗人士“量身打造”。

据了解,响应香港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号召,为推动生物科技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香港生物科技协会在2022年12月举办了第一届香港国际生物科技展(BIO Hong Kong),成效显著。2023年,香港生物科技协会计划在9月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举办第二届大型生物科技主题展会。

“此次到访南沙,看到南沙区的中心地带,享受到高铁通行往来的便利,我们现在已经在孕育一个新的想法。”于常海表示,以南沙为主场、在大湾区落地一个国际生物科技论坛已经在香港生物科技协会的讨论之中。“希望再花一年时间,能够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和相关初创公司带来南沙,同时推动大湾区的生物科技事业形成气候,这就是我们香港生物科技协会此次前来的切身体会。”

(作者:程立元,陈梦璇 编辑:李振)

jim

聚焦丨香港团考察南沙,共谋湾区新机遇

原文网址: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生物科技是21世纪的工业,希望将最新科技和相关初创公司带来南沙 | 21世纪经济报道